2017年育苗前期 ,由于温度偏低 ,昼夜温差大 ,加上水稻种植户播籽过早 、过密 、操作不当 、苗床管理跟不上等原因 ,近些日大面积发生水稻立枯病 ,预计5月1~3日温度将有所回升 ,温度会升到28℃左右 。当室外温度达到15℃左右的时候 ,如果不通风棚内温度会达到40℃左右 。持续十几天的低温期过后突然升温 ,容易造成秧苗根部营养物质外渗 ,会加重立枯病和青枯病的大发生 ,希望朋友们注意观察加强通风和浇水的管理 ,以免因温度过高 、湿度过大 ,给秧苗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。加重青 、立枯病的发展 。接下讲讲怎样控制立枯病 、青枯病 ,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户损失 。
一
、初步判断立枯病——一窝一窝叶尖不吐水(床土缺水情况除外)
通过多年的实践
,水稻种植户都知道立枯病的症状是一块一块
、一窝一窝秧苗发黄打绺
,根系由白变黄变褐,有红褐色菌丝
,苗床湿度过大时在种子周围发现白色
、灰绿色霉层等等,但是当大家看到以上症状时
,已经错过了最佳用药时期
,此时立枯病至少发生有2天以上
,所以一定要关注立枯病最初的发病症状
,及时用药才能有效控制
。立枯病最初期
、最明显的发病症状就是
:秧苗叶尖一窝一窝不吐水
,我们每天管理苗床时
,要密切关注秧苗叶尖吐水情况
,只要发现一块一块不吐水立刻喷药
,不要等发黄打绺了才去买药
,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
,扩散速度特别快
,如果错过最佳用药时期
,很可能控制不住
。
二
、及时用药治疗
只要发现秧苗一窝一窝不吐水
,立刻买药喷药
。一方面
,要买立枯病消毒杀菌剂
:针对立枯病菌丝--镰刀菌
、丝核菌
、霉菌
,要选择有效的消毒杀菌剂
,如常规用药噁霉灵、甲霜灵、福美双
、嘧菌酯等等
。另一方面
,病菌是从秧苗根系侵入
,所以还要用生根的
、调节生长的药剂
,如生根粉
、生物菌剂(菌大夫)
、芸苔素内脂
、五抗王等
。注重以上两方面即可,选择正规厂家药剂
,含量足
、效果好
。
三 、用药后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,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,逐渐缓解 。
1.避免重复用药
秧苗得病农户跟着着急 ,喷一次不好使 ,第二天 、第三天再喷一遍药 ,结果越喷越严重 ,死苗速度加快 。两次用药最好间隔5-7天 ,连续用药会造成药剂中毒 ,反而不利于控制病情 。如果发生药剂中毒现象 ,可以通过叶面喷洒菌大夫+五抗王缓解症状 。
2.二次用药要换药
如果发生立枯病用药5-7天后不见效
,第二次用药时要换药
,避免两次用药一致,产生抗性
,影响治疗
。
3.用药后避免湿度过大
用药后
,消毒杀菌剂会杀死土壤里的立枯病菌
,但是要想病情得到控制缓解
,最主要的还是让秧苗生出新根
,生根剂起作用的同时
,人为也要为水稻秧苗创造一个旱育状态
,因为“旱长根”
,所以喷药后苗床湿度降不下来
、浇水勤
,秧苗就很难生出新根
,立枯病就控制不住
。
四 、加强苗床管理
得病的秧苗生命力比较弱
,抵抗力也较差
,所以喷药后一定注重苗床管理
。早上四点半至五点半通风
,排除潮气和浊气后关闭通风口
,七点再打开通风口
,随着温度的升高
,将通风口逐渐扩大
,控制棚内温度
,注意对于已经通风炼苗的大棚,可以大通风
,对于一直没有通风的大棚
,建议先在背风侧开口通风
,然后逐渐加大通风
!以苗床温度为基准
,秧苗1.5叶
,棚内不超过28℃(保持25℃左右)
;秧苗2.5叶
,棚内不超过25℃(保持22℃左右)
;秧苗3.5叶
,保持20℃左右
。并且要随时警惕降温
,保持棚内不低于13℃
,秧苗低于此温度会停止生长
。通过及时通风将大棚温度控制在适宜秧苗生长范围内,才能促进秧苗健壮生长
。
浇水时
,一定观察棚内的干湿情况来决定浇水量的大小
。做到不干不浇水
,秧苗不打蔫不浇水,早晚秧苗叶尖上有露水珠的不浇水
。每次浇水量都不要过多
。土壤湿度
,达到“旱田土状态”
,有利于生根壮苗
。